今年下半年1380亿国补在路上了 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八旬老人膀胱取出100余颗
正值“618”大促,线上线下促销活动持续多日,大家对于以旧换新的热情不减。然而,5月底以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关于重庆、江苏、湖北等地暂时无法申领“国补”的讨论。
国家有关部委对此回应称,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后续还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同时地方也将相应配套和自行安排足够的地方资金,“国补”将继续惠及广大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少部分地区阶段性地完善了“国补”政策实施节奏,实际上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将持续全年,消费者每月每周都有参与申领“国补”的机会。最近一些企业、平台和自媒体借机炒作,搞饥饿营销,营造恐慌情绪,消费者要特别注意辨别。实际上,除上述少数地区外,大多数省份的国补优惠活动也在正常推进。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国家层面部署推进的一项重要政策。各地在执行落地时,“国补”使用情况不尽相同。在国家确定补贴规则的基础上,各地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确定国补落地的具体细节,如如何申领使用补贴等。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认为,少数地区政策实施进度较快,跟当地消费结构和消费者积极性有关。这也说明市场对“国补”的需求旺盛,政策激发了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增加了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也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至今年的3000亿元。这3000亿元加上地方按比例配套和自行安排的资金,共同构成了“国补”的资金来源。这些资金在分配时会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并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近日,云南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一科团队与手术麻醉团队为一名80岁高龄的老人成功实施了创新性膀胱切开取石手术。这名老人曾经历两次膀胱手术并长期留置造瘘管,此次手术一次性取出膀胱结石100余颗。
患者张老先生因膀胱结石反复发作,已历经两次开腹手术(前列腺剜除术及取石术),并持续留置膀胱造瘘管长达13年。近期因结石复发导致严重排尿困难及感染,他来到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一科就诊。经检查发现,老人膀胱内结石数量庞大且紧密堆积,但其年事已高,心肺功能代偿能力差,加之既往手术造成的盆腔广泛粘连、瘢痕组织增生,传统手术面临巨大风险。
经过手术麻醉团队的术前评估,泌尿一科手术团队决定突破常规纵切口术式,创新采用横向膀胱切开取石术式,以完整保留原有造瘘管通道的同时取出膀胱内的石头。在征得老人及家属的同意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老人膀胱内的结石完全清除,造瘘管引流顺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