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钱千万别这么管,有这2种习惯的家庭,多半要出事
坦白讲,钱这个东西,是婚姻里的一面照妖镜。
它能把两个人最真实的想法,照得清清楚楚。
很多夫妻最后分开,吵架吵翻天,你仔细一找原因,十有八九都和钱有关。大家都觉得谈钱会伤感情,所以就不谈了,以为这样最好。这想法其实不对。最要命的不是谈钱,而是管钱的方法错了。
我见过太多家庭,就因为两种管钱的法子,最后把日子过得一团糟。
第一种,糊涂账。
刚结婚那会儿,感情好得不得了。钱嘛,就混在一起花,觉得分什么你的我的?反正是一家人。谁挣的多,谁花的多,谁给家里买的米,谁又给自己买了瓶好酒,从来没弄个明白。
头两年,这叫不分你我,感情深。时间一长呢?
我认识一个姐姐,她比老公能挣钱。家里的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费,基本都是她一个人撑着。她老公挣得少点,却特别喜欢花钱,今天买件新衣服,明天请朋友吃顿饭。她嘴上不说,心里能不别扭吗?
后来她生病住院,需要不少钱。一查家里的存款,少得可怜。她老公才支支吾吾地说,钱都花掉了。她跟我说,那会儿心里真不是滋味。那不是钱的事,是她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个人辛辛苦苦为以后打算,可另一个人只顾眼前快活,压根不想将来。
你看,糊涂账不是信任,是偷懒。懒得沟通,懒得负责,懒得考虑未来可能遇到的麻烦。平常没啥大事,这笔账可以一直糊涂下去。可万一碰上点事呢?比如工作丢了、得了病、要用一大笔钱?这笔糊涂账立刻变成一根大棒子,把所有憋了很久的不满、猜疑,一下子全打出来了。
你看,糊涂账不是信任,是偷懒。
第二种,算得太清的账。
有人可能要说了,那咱算清楚点不就好了?于是,另一个问题来了——“绝对AA制”。
这种家里,“公平”两个字盯得死死的。房钱水费一人一半,买菜做饭轮流掏钱,连买一卷卫生纸都要记账,回头平摊。听起来挺清楚挺洋气的,对吧?
那这种清楚的坏处呢?是家不像家了。
结婚是干什么?是两个人合伙过日子,一起面对风雨,一起把日子过好。这份合伙只有一个目标:过好日子。可要是两个合伙人整天就盯着自己这点钱:我掏了多少,你少出了没有?生怕自己多做了一点事,多花了一分钱,这日子还怎么一起奔?
再说了,家里好多事情根本没法拿钱去算。
那个为了带孩子,放弃了好机会的,她的损失怎么算?那个下了班还要做饭洗衣服、给孩子检查作业的,他花的时间和精力值多少钱?这些能AA吗?
把家当成银行柜台,时时刻刻算账,慢慢会把家里的那点暖和气儿、那份情义全都磨没了。两个人不再是互相帮衬的搭档,成了互相提防的对手。这样过日子,冷冰冰的,禁不住一点风吹草动。你要的公平,最后变成冰冷的算计,谁也暖和不了谁。
把家当成银行柜台,会磨掉所有的暖和劲儿。
其实呢,家里管钱没这么复杂。既不能糊涂,也不能冷冰冰地算。
得心平气和好好说。两个人都得坐一块儿,聊聊对钱怎么看的,一起想想以后要干什么,比如说存钱买房、给孩子上学用。可以开一个共用的银行卡,家里的吃喝拉撒钱、存的钱都放进去。另外呢,每个人也可以留一点自己的零花钱,想买点什么小玩意自由点。谁挣得多,可以往公共账户多放点,这不是吃亏,是给家里扛点担子。
最要紧的,就是好好说,商量着办。
说到底,怎么管钱,就看两个人怎么经营这个家。别让钱这个东西——它本来是给我们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把我们的家弄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