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滨还冷!黑龙江3所大学在河南招生,多轮征集志愿仍缺额621人
河南那边高考招生,有三所黑龙江的大学,最后竟然空出来六百多个名额没人去,这事儿真是让人想不通!这可不是一开始就剩下的,是来来回回好几轮补录,都没人愿意填。
这621个空位子,就这么摆在那里,实在是有点扎眼。这些上大学的名额,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期盼啊。可河南的考生和家长们,好像铁了心一样,就是不选这几所学校。
这事儿传出来,很多人都觉得奇怪,现在的孩子上大学,怎么还挑三拣四到这个地步了?要知道,在河南那种考生大省,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竞争多激烈啊。可他们宁愿选择回去再熬一年,重新高考,也不愿去那么远的地方。
有人说,是不是嫌黑龙江太冷了。河南的孩子没经过那零下几十度的冬天,怕是受不了。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一年到头大半时间都是冬天,生活习惯差得太远了,家长肯定也跟着操心。
距离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坎。从河南到黑龙江,那可不是一两天的路程,坐火车都得坐到屁股疼。孩子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万一有点啥事,家里人想去看看都费劲。这种担心,当爹当妈的都能体会。
其实这几所大学,也不是什么差学校,都是正儿八经的公办大学,能去上学,毕业了也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要是放在别的地方,估计早就被抢破头了,可偏偏在河南就遇了冷。
这就让人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和家长,考虑的不光是能不能上大学了,还要考虑去哪儿上大学,毕业以后好不好留下来。去一个人生地不熟、气候又不适应的远方,读完四年书,很可能还是得回来,那这四年就有点折腾了。
说白了,就是选择多了,眼光也高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算得很清楚。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意味着要放弃很多熟悉的东西,要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个事情也说明,学校的名气和实力固然重要,但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这些东西,也成了现在考生和家长非常看重的一点。一个地方留不住人,光有好大学也不行。
反过来看,这空出来的六百多个名额,对另外一些分数不太够,又特别想上大学的孩子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可惜信息不对称,或者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最终还是没能把这些空缺给填上。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上大学这事,早就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