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发现跑一单收入比餐费还高
]
当上海骑手张伟在早午高峰完成第38单配送时,手机屏幕显示的当日收入定格在876元;重庆骑手李阳在蜜雪冰城门店同时接下7个订单,配送费总额达91元;郑州骑手王磊顶着高温预警连续工作14小时,创下单日收入1027元的纪录——这些数字背后,是2025年7月外卖行业正在上演的“补贴狂欢”。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通过“0元奶茶”“188元大券包”等策略点燃价格战,直接导致骑手配送收入与餐费倒挂的荒诞场景:郑州某快餐店15元套餐经平台满减后实付3元,骑手却获得9.5元基础配送费+4元夜间补贴;上海瑞幸咖啡0.01元订单的配送费高达7元基础费+3元高温津贴。这场商业博弈看似让骑手成为短期受益者,实则暴露出平台经济中资本逻辑与劳动权益的深层矛盾。
核心矛盾:补贴战重构的“收入幻觉”与系统性风险
平台补贴创造的“高收入”本质是资本博弈的衍生物。美团数据显示,7月12日全国范围内12.3%的订单出现配送费高于餐费的情况,这种倒挂源于平台的三重策略:通过“0元购”快速拉新,美团新增用户环比激增217%;要求连锁品牌承担50%补贴成本,某茶饮品牌单日补贴支出超80万元;设置阶梯奖励机制,骑手完成40单奖励150元,60单奖励300元。这种设计将骑手转化为“流量工具人”——郑州骑手孙师傅的朋友圈被同行刷屏,7月5日单日收入723元、7月12日突破1000元的案例,实则是平台用短期利益诱导骑手延长工时、透支健康。数据显示,为完成冲单奖励,骑手日均工作时长从10小时延长至14小时,高温天气下中暑案例同比增加43%,某站点7月已有3名骑手因脱水住院。
分论点一:算法霸权下的“马太效应”加剧行业分化
补贴战期间,平台算法优先分配订单给活跃骑手,导致头部骑手日均接单量可达普通骑手的2.3倍。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骑手张伟在早午高峰连续配送38单时,新手骑手可能面临单日收入不足百元的困境。这种分化在非补贴期更为显著:广州骑手在2月28日分享的经历显示,当日仅完成17单,收入97元,与重庆、上海骑手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更值得警惕的是,平台通过动态调整配送费制造“收入波动陷阱”——当骑手形成“高收入预期”后,算法会逐步降低基础配送费,迫使其接受更危险的订单或延长工时。郑州骑手王磊的案例颇具代表性:他通过“0元购”订单叠加天气补贴创下收入纪录,但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当补贴退坡或天气恢复正常,其收入可能断崖式下跌。
分论点二:商家与用户的“双重挤压”暴露生态脆弱性
平台将补贴成本转嫁给商家和用户,正在摧毁行业生态基础。某连锁快餐品牌透露,其承担的补贴比例从20%提升至35%,直接压缩利润空间;中小商家因无法承担成本被迫退出平台,某社区餐饮店老板算账:“参加活动每单要倒贴2元,不参加又没流量,最后只能关掉外卖业务。”用户端虽享受低价,但需忍受更长的等待时间——重庆蜜雪冰城门店平均出餐时间从8分钟延长至25分钟,武汉古茗门店因订单爆满接近“瘫痪”。这种“三方受损”的模式揭示出补贴战的本质:平台通过资本优势制造市场壁垒,挤压中小参与者生存空间,最终实现垄断地位。美团Q2财报显示,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7%,但用户留存率仅提升3.2个百分点,印证了这种策略的不可持续性。
反论审视:骑手“高收入”是否掩盖了结构性剥削?
部分观点认为,骑手收入增长证明平台经济具有正向价值。然而,这种论调忽视了劳动权益保障的缺失:专业骑手每月需支出800元用于电池租赁、车辆维护;社保覆盖率不足30%;算法系统将配送时间压缩至极限,导致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更关键的是,骑手收入增长与平台利润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的背后,是骑手用健康和安全为资本博弈买单。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峰指出:“应建立动态补贴机制,将部分补贴转化为骑手技能培训、保险保障等长期投入。”目前,已有平台开始试点“骑手职业发展计划”,为服务满1年的骑手提供管理岗位晋升通道,但这仅是行业转型的起点。
前瞻性建议:从“流量战争”到“价值共生”的范式转换
破解当前困局需重构行业价值分配机制:其一,建立“补贴透明化”制度,要求平台公开补贴资金流向、商家承担比例及骑手奖励规则,接受社会监督;其二,完善“算法伦理审查”机制,禁止通过动态定价制造收入波动,确保骑手基本收入保障;其三,推动“骑手职业化”进程,将社保缴纳、技能培训等纳入平台成本,避免将劳动风险转嫁给个体。德国《集体协议法》要求平台与工会谈判确定劳动条件,这种“社会伙伴关系”模式值得借鉴——通过法律强制平衡资本与劳动的利益,防止出现“赢家通吃”的极端化局面。
当郑州骑手孙师傅感叹“今天赚得多,但明天可能没单”时,他道出了平台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焦虑。补贴战创造的“高收入”幻象,终将随着资本退潮而破灭。唯有将骑手从“流量工具人”转变为“职业合伙人”,让商家从“价格战炮灰”升级为“生态共建者”,让用户从“薅羊毛参与者”转化为“价值共享者”,外卖行业才能真正走出“补贴-内卷-崩塌”的恶性循环,构建可持续的共生生态。这不仅是商业逻辑的修正,更是对“人本经济”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