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村吃席只有4个菜!烟酒不超40元每桌160元
河南民权县王庄寨镇的刘庄村,最近可是声名远扬,其走红的原因正是办席这件事。
在别的地方,办红白事时都讲究菜品越多越好,烟酒越贵越有面子。但刘庄村却背道而驰,每桌只准备4个菜品,烟酒费用加起来不超过40元,整桌成本仅160元。这么一改,办一场白事就能比以往节省两万多元。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呼吁:“这样的‘节俭之风’,应该在全国推广!”
刘庄村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又为何敢做出改变,改变后的效果究竟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刘庄村。远远就能看到墙上画着“喜事新办、白事简办”的彩绘。再看办席的“四菜”,并非胡乱拼凑,而是两荤两素,搭配合理。荤菜可能是红烧肉、红烧鱼,素菜则是炒时蔬、凉拌豆芽,既好吃又不浪费。烟酒也不追求品牌,费用控制在40元以内,摒弃了过去那种认为高价才体面的观念。
村民们曾算过一笔账,以前办白事,光吃喝这一项就要花三四万元,买菜、请人、买烟酒饮料等,每一项都得花钱。如今按照村里的规矩,每桌160元,一场白事轻轻松松就能节省两万多元。这些省下来的钱,对农村家庭用处可大了,可以用来交孩子的学费、买农具,或者改善家庭生活条件,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过去,农村办席存在“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菜品常常多达十几二十道,不仅有鸡鸭鱼肉,还得有山珍海味,好像菜品少了就丢面子。烟酒更是追求高价,中华、茅台等高档烟酒摆上餐桌,可实际上很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除了办席费用,随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普通关系随礼两三百元,关系亲近的就得随上千元,一年下来,随礼的花费可不容小觑。有村民说,以前为儿子办婚礼,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借了钱,之后好几年都在还债,生活十分艰难。这种风气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即便心里不想这么铺张,也因为周围人的攀比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办。
起初,村里推行这个规矩时,反对声一片。有人质疑:“就4个菜,亲戚来了不会笑话我们吗?”还有人觉得烟酒便宜,拿不出手。毕竟大家习惯了大操大办,突然改变,心里难免会抵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渐渐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主动遵守,如今村里办席都遵循这个规矩,没人再觉得丢面子。这种节俭办席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开支,还带来了很多好处。很多村民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种地、养殖领域,购置了新农机,成立了合作社,收入大幅提高。近年来,刘庄村新成立的合作社数量增长了三成,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也十分火爆。
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心了,不用再为随礼和办席发愁,手里有了闲钱,就开始修缮房屋、添置新家具。村里的道路拓宽了,装上了路灯,晚上广场上热闹极了,村民们跳着广场舞、谈天说地。大家不再相互攀比,邻里关系更融洽了,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愿意帮忙,村庄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其实,办席注重的是心意,而不是排场。满桌佳肴吃不完就是浪费,昂贵的烟酒没人喝也是资源浪费。移风易俗并不难,只要真正为老百姓考虑,大家肯定会积极支持。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借鉴刘庄村的经验,让办席回归本质,减少攀比,增添实惠,让生活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