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本科提前批,抢“饭碗”
河南考生这两天查分查疯了吧?
7月12日本科提前批结果基本敲定,公费师范、学科教师这类带编制保障的专业分数直接起飞。
安阳师范的录取线高到吓人,郑州大学临床实验班和冷门专业位次差出十万名。
新高考改革头年就暴露大问题:系统卡成PPT,家长蹲招生办等结果比查高考分还煎熬。
明显看出考生用脚投票。
地方公费师范理科线比去年暴涨30分,文科涨20多分,直接超一本线50分。
军队院校和公安类提前批也挤破头,理科男生9万名都有机会穿上制服换编制。
背后全是就业焦虑传导——看看省考报名两天破十万的盛况,普通毕业生考公比中彩票还难。
高分考生全在抢带编专业。
郑大临床5+3实验班预估冲到5000位次,但同校4万学费的中外合作专业可能跌到10万名开外。
这种断层式分化史无前例,新高考“专业+院校”模式放大了马太效应。
物理组考生最惨,选科没绑物化的直接失去45.9%专业选择权,赋分制还让往年分数线全作废。
冷门专业彻底崩盘。
很多二本院校的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位次比去年骤降两三万。
专科提前批反而成香饽饽,郑州电力高等专科进国家电网的名额抢手,铁路职院毕业进郑州铁路局的竞争比本科还激烈。
有家长算过账:读民办本科四年花十万,不如专科提前批定向就业实在。
系统崩溃暴露配套脱节。
说是投档即录取,但考生端根本刷不出结果,县区招生办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
技术升级没提前压力测试,害得考生在七月高温里来回折腾。
更坑的是信息差,很多农村考生不知道免费医学生这类定向编制计划,白白错过机会。
说到底是生存压力倒逼选择。
都知道带编专业卷成麻花,但比起毕业即失业的恐慌,不如高考时咬牙冲一把。
有考生苦笑:四年前拼高考,现在拼考公,河南娃的青春全耗在考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