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分析女大学生出轨外国人被开除

2个月前 (07-14)热点话题34

律师分析女大学生出轨外国人被开除

大连工业大学拟开除与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发生情感纠葛的女大学生李欣莳,事件因涉及“跨国私德争议”“高校处分权边界”与“舆论审判压力”三重矛盾,成为检验法治社会下个人权利与公共管理平衡的典型样本。作为法律从业者,需穿透道德谴责的迷雾,从法律文本、程序正义与权力边界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立论点:高校以“有损国格”为由开除学生,本质是公共机构对私人领域的越权干预,其处分决定因缺乏法律依据、违背程序正义且混淆公私边界,难以经受法律与伦理的双重检验。

从法律依据看,校方援引的《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十九条第六款,将“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直接等同于“有损国格、校誉”,但“国格”作为抽象概念,既未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上位法中明确界定,也缺乏司法解释的细化标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高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需以“违反宪法、法律、法规”或“触犯国家刑法”为前提。李欣莳的行为虽违背婚恋伦理,但属于私人情感范畴,未违反《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如重婚罪需以登记结婚为前提),也未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任何条款。反观Zeus,其未经同意传播私密视频、使用侮辱性标签“Eazy girl”的行为,已涉嫌侵犯隐私权(《民法典》第1032条)与名誉权(《民法典》第1024条),若视频传播量超5000次或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构成《刑法》第246条的侮辱罪。校方对李欣莳“顶格处罚”,却对Zeus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暴露出处分决定的“选择性执法”倾向——当公共机构试图以“维护国格”为名介入私人纠纷时,实则将个体行为无限上纲为“国家形象问题”,既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也模糊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

从程序正义看,校方的处分程序存在三重瑕疵。其一,信息披露越界。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处理个人信息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校方在拟处分阶段即公开李欣莳的全名、学院及事件细节,已超出“通知本人”的必要范围,可能对其未来求职、社交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其二,听证程序缺失。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前,应告知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并组织听证。但校方公告中未提及任何听证安排,直接跳过“调查-申辩-复核”的法定流程,导致处分决定缺乏“事实认定”与“学生抗辩”的双向验证。其三,比例原则失当。对比同类案例,国内高校对私德问题的处理通常以警告、记过为主:2023年某高校教师因婚内出轨被记过,仍保留教职;2024年某大学生因劈腿引发舆情,仅被给予严重警告。大连工业大学“直接开除”的处罚,既未体现“过罚相当”的法治要求,也未遵循“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教育伦理,反而加剧了“舆论审判替代司法程序”的风险——当社交媒体上的道德谴责成为处分依据,公共机构便沦为“网络暴力的执行者”。

从权力边界看,校方的处理方式折射出高校治理的“泛政治化”倾向。近年来,部分高校为应对涉外舆情,倾向于将私人行为与“国家形象”“意识形态安全”挂钩,通过“严惩个体”平息舆论压力。这种模式虽能快速转移焦点,却导致三个负面后果:其一,削弱高校的“教育者”角色。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非惩罚,尤其是对私德问题,更应通过心理咨询、道德教育等方式帮助个体成长,而非直接剥夺其受教育权。其二,加剧性别与国籍的双重歧视。事件中,李欣莳被指责为“崇洋媚外”,而Zeus的违法行为却被忽视,反映出社会对女性性自主权的贬低,以及对“外籍男性特权”的隐性认同。若校规将“与外国人交往”单独列为处分条款,实则构成对国籍的歧视性对待,违反《宪法》第三十三条“平等权”的规定。其三,透支公共机构的公信力。当高校为平息舆论而牺牲个体权利时,其处理结果便沦为“情绪的产物”而非“理性的判断”,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对法治社会的信任——据2025年《中国法治社会建设报告》,因“程序违法”被撤销的高校处分决定占比已达17%,较2020年上升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警示我们:越权治理的代价,终将由整个社会承担。

破解这一困局,需从三方面入手:其一,修订校规,删除“有损国格”等抽象条款,将处分依据限定为“违反法律法规或校规明文规定的行为”;其二,建立“涉外事件法律协作机制”,推动校方与公安机关、外交部门联动,对Zeus等侵权者启动跨国追责,避免“中国受害者单边受罚”的不公局面;其三,强化高校处分决定的司法审查,允许学生对“程序违法”或“事实认定错误”的处分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司法裁判划清公私边界——2024年某高校学生因“在朋友圈批评校领导”被开除,最终被法院撤销处分的案例,已为司法介入高校治理提供了实践范本。

李欣莳的命运,不应成为一场道德狂欢的祭品。当校规的“道德高线”越过法律的“权利底线”,当“维护国格”的口号掩盖了程序正义的缺失,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更是一个社会对法治与理性的信仰。唯有让规则回归文本、让治理回归程序、让权力回归边界,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撕裂社会的信任纽带——毕竟,法治社会的基石,从来不是对个体的严苛审判,而是对规则的敬畏与坚守。



“律师分析女大学生出轨外国人被开除” 的相关文章

神二十乘组已拿到空间站钥匙 顺利交接完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人民网记者 赵竹青)...

老外也来挤“五一”了 体验中国式旅游新热潮

老外也来挤“五一”了 体验中国式旅游新热潮

  都说中国人爱在假期“报复性旅游”,没想到今年五一,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也加入了中国景区的人潮中。他们不逛埃菲尔铁塔,不挤东京银座,反而在中国景区啃煎饼果子、学广场舞——原来“中国式旅游”...

震撼!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 放眼过去全是竹筏大军!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5月2日,在广西桂林,有网友拍到漓江上密密麻麻的“竹...

西甲:马竞客场0-0闷平阿拉维斯,小蜘蛛红牌改判黄牌,朗格莱造险 VAR关键介入

西甲:马竞客场0-0闷平阿拉维斯,小蜘蛛红牌改判黄牌,朗格莱造险 VAR关键介入

  北京时间5月3日,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第34轮,阿拉维斯主场迎战马德里竞技。比赛开始前,双方球员入场。第28分钟,格瓦拉放倒朱利亚诺-西蒙尼,裁判出示黄牌。第34分钟,球迷看台出现未知状...

莲塘口岸客流突破千万大关 同比增长显著

  深港口岸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莲塘边检站今年已查验出入境人员10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6%;同时,出入境车辆达到41.1万辆次,同比增长18%。相比2024年,出入境人数...

雷佳音带27人看《水饺皇后》 温情故事感动人心

雷佳音带27人看《水饺皇后》 温情故事感动人心

  由刘伟强执导、马丽领衔主演的五一档新片《水饺皇后》正在全国热映,票房持续领跑,累计已突破2亿元。该片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单亲母亲臧姑娘(马丽饰)从街头摊贩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