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气吞声20年多杜建英,为何此时带3个孩子争家产,原因令人胆寒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自从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长公主宗馥莉就担任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一职,在父亲去世后,宗馥莉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宗庆后和宗馥莉
不过最令宗馥莉难以释怀的是,有三个自称宗庆后孩子的人集体对宗馥莉发起攻击,争夺宗庆后的遗产。
而他们三人的母亲,不约而同的都指向了娃哈哈集团元老“杜建英”。
杜建英
要知道,他们三人中年龄最大的是1996年出生,如今也已经30岁了,那么为什么杜建英的三个孩子为何在此时争家产呢?
一份诉状撕开家族的另一面
在公众记忆里,宗庆后是一尊近乎完美的企业家形象,他曾用一瓶AD钙奶,喂养了几代人的童年。
最难得的是,身价百亿的宗庆后却勤俭得像个邻家大爷,一年花费不超过五万,在他去世后,很多敬仰他的人纷纷前往娃哈哈总部,用自己的方式悼念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宗庆后去世仅仅过去16个月后,一封来自香港的律师函,就将这位“完人”拉下了神坛。
风口财经
被告是三位自称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而他们的母亲则是杜建英,起初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则谣言,毕竟此前也曾发生过类似豪门财产争夺案。
可随着娃哈哈员工的发声,坐实了他们三人是杜建英孩子的身份,根据《凤凰网》7月15日报道,一位娃哈哈的老员工透露,杜建英早在2005年就已经和宗庆后在美国领了结婚证。
杜建英
在2000年左右,杜建英就已经是娃哈哈的二把手了,还有一位在娃哈哈工作20多年的中层员工透露,杜建英自从离开娃哈哈后,建立了“三捷公司”,据悉这和她的三个孩子有关。
这名员工也表示,宗庆后和杜建英已经领了结婚证了,从员工的言论中,就能看告宗馥莉的三人是杜建英的三个孩子。
红框的是杜建英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更令人咂舌的,是杜建英的身份。她并非传闻中依附于富豪的“金丝雀”,而是娃哈哈帝国最初的奠基人之一,一位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高材生,曾被视为公司仅次于宗庆后的“二当家”。
更戏剧性的是,她还曾是宗馥莉远赴美国时的监护人,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让这场遗产争夺战充满了挑战。
图片来源网络
杜建英与宗庆后的关系,显然超越了老板与下属,她为他生儿育女,在他女儿孤身海外时充当母亲的角色。
或许,只要宗庆后还在,她和孩子们就能安然地“躺赢”,因此杜建英选择了隐忍,但人一走,茶就凉,当宗庆后将遗产分给宗馥莉而没有自己的三个孩子时,矛盾也就曾爆发。
宗庆后
她们要争的,恐怕不只是钱,更是一份迟到的身份承认,一份本该属于她们的尊严。
一个女人,将最宝贵的青春和才华,以及后半生的生育,都奉献给了一个男人和他的事业,这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楚与挣扎,外人无法想象。
杜建英
然而,杜建英几十年来的付出,最终没能得到宗庆后的认可,宗庆后生前将整个娃哈哈帝国交付女儿宗馥莉的行为,无疑是这场豪门争夺的主要来源。
接班人的“成人礼”
不论结局如何,都难以撼动宗馥莉在娃哈哈的地位,尤其是宗庆后生前将产业交付女儿的行为中就能看出,他本人并不打算将产业给杜建英和她的三个孩子。
宗馥莉
这场风波,对宗馥莉而言,无异于一场淬炼,她刚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正准备大展拳脚,推动娃哈哈的现代化改革,可遗产纠纷正好是宗馥莉成为优秀企业家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这不只是一场家庭纠纷,更是对她作为新掌门人权威的公开挑战,处理得好能立威,处理得不好,不仅是财产损失,更可能动摇她在公司的根基,让她推行的改革举步维艰。
宗馥莉
她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如何在这场混杂着法律、情感和利益的棋局中落子,考验着她的智慧与手腕。
强硬回击,可能落下“刻薄寡恩”的名声。轻易妥协,又可能被视为软弱,引来更多觊觎,对宗馥莉来说,这不仅是分家产,更是一场为自己“正名”的权力保卫战。
她必须证明,自己不仅能继承父亲的商业头脑,更有能力平息他留下的风浪。
图片来源网络
家族内斗,最先受伤的永远是企业本身,娃哈哈的困境,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宿命,他们依靠超凡的个人魅力和“人治”逻辑,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们习惯了用亲情、乡情和江湖义气来粘合商业关系,却往往忽视了用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和法律契约来为企业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石。
娃哈哈
当企业创始人离去,所有隐藏的矛盾都会浮出水面,宗馥莉的改革之路,本就充满挑战,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这场风波,最终会以一纸庭外和解协议收场,还是会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尚不得而知,但无论结局如何,对于宗馥莉都是一大挑战,也是她成为优秀企业家的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宗馥莉
宗馥莉她守的不仅仅父亲留下的庞大江山,还有父亲一生苦心经营的体面与尊严,希望她能够早日突破困难,将父辈留给自己的产业发扬光大。
参考信息
凤凰网
大象新闻2025-07-14《宗馥莉与宗继昌宗婕莉共同经营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