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要主动和这两类人断交,一定要断得越快越好
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有人半路陪我们赏月,有人中途邀我们品茶,但走到最后,才明白,能陪你走到终点的,只有自己。
清晨听鸟鸣,黄昏看夕阳,人到中年,步入暮年,更加懂得:“给内心松绑,给生活减负,谁都不容易,也该放过自己。”
人老了,这两类人,最好还是早点断交。不为别的,只为余生更自在。
咱们身边中年人遇到的事,说起来都是泪,但说开了也能笑,情感浓了、日子淡了,过好了就是幸福。
第一类:耗你心力的人
人生最怕什么?不是跌倒的时候无人拉你一把,而是有人总把绊脚石悄悄塞在你的鞋里。
他们表面对你笑,实际却只愿意吸你的热度,耗你的精力。
比如说,你发现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位,每次找你不是借钱就是诉苦,累了找你倾诉,缺了让你补缺,可从没问过你是否需要帮助。
你安慰他们,他们觉得理所应当;你推拒一次,他们就怨气满满。
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发现,心渐渐疲惫,情绪像被掏空的水井,留下一地干涩。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你不是被击倒的那一刻变老,是在承受别人情绪垃圾时才真正苍老。”
成年人的世界已经太多不容易,学会做个“守门员”,如果来者不拒,终究委屈了自己。
咱们的时间有限,剩下的光阴要省着用,该断舍离就果断挥刀。对那些只消耗、不滋养你的关系,说句“不”很难吗?
其实没那么可怕。一句“我有急事”,一个微笑转身,轻轻松松甩掉一块负担。
人老了,给自己多留点耐心和善意,把温柔和善良,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第二类:背后议论你的人
世上最冷的风,不是寒冬腊月的北风,而是言语里的刀子。别以为到了中年,到了老年,就能躲开那些喜欢背后嚼舌根子的闲人。
相反,这一类人,总爱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对你评头论足,甚至添油加醋。你进步了,是装的;你退缩了,是活该。
他们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用他人的故事取暖,以你的落寞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想起一句歌词:“世界上没有比流言更快的马,也没有比真心更慢的脚。”
你周围如果还有这样的人,不管多年情谊、多少同乡,都请你学会回头是岸。
人老了,更要学会心平气和地看清人。有的嘴,是封不住的;有的心,是捂不热的。我们无法选择谁胡说八道,却可以决定自己不再原谅。
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留不得,更不用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伤神。慢慢你会懂,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自信与坦然。
谁在乎你,他会在你身边;谁漠视你,他连道别都不会说。看透了,就不要计较。把时间花在彼此珍惜的人身上,心才会自在,日子才会美满。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余生才有福气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与其为无谓的关系牵肠挂肚,不如学会“净化社交圈”。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过:“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孤独,与愚蠢周旋。”话虽如此,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己舒服一点啊。
把宝贵的时光,和关心你、理解你、陪你喝粥吃菜的人共享。
有人说:“成年人离别的标准动作,就是静静地把对方屏蔽,不说一句狠话。”人生哪有那么多仪式感,老友不联系、亲戚见面少,这都是正常的。
关键是,你的世界要有自己的温度,不必为谁卑微,也不用迎合谁的口味。
善待自己,也是对家人的温柔
一个家,最怕的就是冷心肠和假热情。父母在,尚有来处;子女大了,各自飞翔。
老人最怕孤独,其实有时候,是被不合适的人耗去了温柔,被不必要的言语扎透了心。
余生很贵,请记得,多爱自己一点。主动断开那些让你心累、让你寒心的人,只跟让你笑、让你暖的人来往。
你若安好,就是晴天。幸福,从不在路的尽头,就在你一次次学会放下、学会珍惜的过程中。
人老了,最大的体面,就是轻装简行,把微笑留给未来,把糟糕的人留在昨天。
祝愿每一个人,都能简单生活,快乐老去,余生安暖,遇见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