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最新毒物!销量千万坑害全国,致癌率80%,后果不敢设想
市面在售手机壳
文:月月
编辑:云上乌托邦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市面手机壳
你绝对想不到,现在想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有多难,不光衣食住行要注意,就连锅碗瓢盆都没有躲过。
如今就连你每天不离手的手机壳,都有可能要了你的命......
就在最近,央妈曝光了一则骇人听闻的事件,那就是市面上你所见到的9.9包邮到家的手机壳,可能就是导致你肾功能衰竭的元凶。
央视报道
而这样的手机壳竟然能做到年销百万,实际成本低到离谱,看到这篇文章赶紧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谁还在用?
请问这样的三无产品是如何上架?平台难道售卖之前都不用审查吗?
年销百万的毒源
表面越是色彩斑斓,光鲜亮丽,内里却早已变质。
手机壳
当商家开始划分消费人群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为你量身定制的产品,无论你属于哪一类,都逃不出卖家的手掌心。
可是无论是服装,餐饮还是日用百货都把年轻人视为主要消费群体,就连黄金也开始研究克罗心开始研究年轻人的喜好。
可是说白了都是为了赚钱而已,谁能拿下年轻人,谁就能轻松月入百万不是梦。
手机壳
但是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不该拿人们的健康开玩笑,现在我们的手上,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低头看一下你的手机上,是否带着色彩斑斓的手机壳?
手机壳可以说是买手机必备配件,美其名曰保护壳,可是保护得了手机还能保护你吗?
但你看着光秃秃的手机,恨不得一天给它换一件外衣,当你打开各大购物平台,就会发现琳琅满目的手机壳早已挑花了眼。
平台手机壳
低的不到一块钱,高的卖到100多,基本均价十几块的会比较多,看上去也更高端一些,不过当你每个款式都想来一件的时候隐患就已经产生了。
大手一挥,又是十来个手机壳收入囊中,可是当你打开包装的一瞬间,却被满满的塑料胶质味熏得捂鼻子。
你以为用两天就没有味道了,可实际上大错特错,你手上拿的正是危害你健康的毒源!
手机壳
难道平台就没有人负责检测吗?
央视曝光引重视
当越来越多人年纪轻轻,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网友调侃自己上不如老,下不如小。
而这样的结果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夏季的到来,手机越来越烫,上面的手机壳也更容易泛黄,有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
你以为只是天气太热造成的,但实际上呢?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也是经过专业人员长期实验得到的结论,像这样廉价手机壳,通常都会存在刺鼻的味道,实际是因为制作原料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央视记者亲自深入调查,当你看到市面上售价10元左右及以内的均属于有毒有害产品。
手机壳
这样的手机壳竟然是用医疗废料和工业染料制作而成,这不禁又让我回想起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就是因为食用了绘画颜料,才导致200多名孩子铅含量超标。
如今这样的手机壳已经严重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难道就没有任何生产门槛吗?
看着各式各样的手机壳,流沙内置,来电发光,各式各样的营销噱头看的我们眼花缭乱,可实际上,工艺极其简单。
手机壳
很多人以为手机壳制作起来会很麻烦,但现实是你只要有一个模具就够了,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谁来都可以?
那么如果出现问题谁来承担后果呢?
市场乱象谁来制止?
生产车间
当你发现只要一个模具就能月入过万,一百个磨具呢?
越来越多的小作坊开始购买模具,批量生产,谁的模具多,谁就抢占市场份额大,那么如何盈利呢?
生产车间
这就不得不提到从源头出发,无良生产商开始把目标转移到生产原材料上,为了更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你绝对想不到他们会用医疗废料来给你生产手机壳,让你把病人用过的带着不知名病源的塑料天天捧在手心里。
图片来源网络
在记者暗中调查期间发现,居然还有生产商为了颜色鲜艳会违规添加廉价助染剂,当记者随口问起时,无良商家也是毫不避讳的说。
你当我傻啊,正规原料至少都要上万块一吨,但是我用废弃塑料,直接省去三分之一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根据报道截图
更让人害怕的是,记者拿去送检的廉价手机壳,竟然被检测出塑化剂,多环芳经以及其他重金属,这些可全是有害物质啊!
其中送检手机壳均被检测出铅超标,并不是说只有吃到体内才会中毒,日常生活中接触,再通过食物也会传播到体内。
作为当代年轻人,谁还没有几个手机壳了,换一个手机壳就像换了新手机一样开心,为了款式紧随潮流,换款频繁,自然不会选择价位太高的。
生产车间
在欣赏新买的手机壳时,全然没有注意到越是色彩艳丽的有毒物质越多,如果不是有人已经受到侵害,还会有更多人被蒙在鼓里。
当看到有人因为手机壳被查出细胞损坏,骨骼破坏甚至肾功能衰竭的真实案例,你还会使用廉价手机壳吗?
难道市场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没有人管理吗?
手机壳
结语
通过使用廉价手机壳导致肾功能衰竭这件事,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要学会辨别有毒的手机壳,不要相信商家口头承诺的环保材料,而是要认准3C认证,尽量选择液态硅胶或者TPU材质的手机壳。
资料画面
但是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如何从源头杜绝有毒产品的生产,而不是让我们消费者去辨别有毒产品。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查彻查,才能正确引导良好的市场环境,进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
央视新闻
如果不是央妈曝光,可能还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快看一下你家里是否还留着这些毒手机壳。
对此,你认为如何才能杜绝市面上再生产此类有害产品?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2025-07-14 9.9元包邮手机壳铅超标:价格再低也要保证安全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5-07-11 几块钱的手机壳可能有毒或致肾衰竭 警惕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