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因热射死丧命!医生痛哭:热射死前半小时,身体有这5反应

2个月前 (07-17)热点话题30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热射病,再一次带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不是虚惊一场,不是晕倒之后的幸运苏醒,而是实实在在地,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终点。

  

这个病,来的时候不声不响,等你发现它,它已经让身体翻江倒海。问题是,热射病真的就毫无预警吗?高温天走在路上,出了一身汗就算是中暑了吗?关键那五个反应,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听到“热射病”三个字,脑子里可能还没概念。

  

不就是热着了吗?喝点水不就行了?但我要告诉你,热射病不是简单的“中暑”,它是中暑的“终极形态”,一旦进展到这一步,死亡率高达70%以上。是70%。

  

不是吓你,不是夸张,是真实的数据。它的可怕在于,它不像心脏病那样突发暴击,而是像关掉一只锅盖那样,把你慢慢煮熟。

  

真正要命的,是它的“沉默”与“速度”。

  

那热射病到底会怎么表现?人死之前的那半个小时,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你以为自己只是热了点、晕了点,其实身体正悄悄崩盘。

  

别把出汗当成健康的象征,在热射病前,它可能是你身体最后一次奋力的挣扎。

  

我说那五个反应,你听好了,不是吓唬你,是为了让你记住:

  

第一,出汗突然停止。

  

原本浑身是汗,突然觉得身上干了。很多人觉得“终于不流汗了,舒服了”,其实那是最危险的信号。

  

为什么?因为身体已经放弃了调节体温的努力。就像一个人累到不想挣扎了,汗腺也罢工了。

  

这时候再不降温,体温会像锅里的水一样,继续往上飙。

  

第二,意识开始模糊。前一秒你还能说话,下一秒就开始胡言乱语。

  

整个人像喝醉了一样,说话打结,眼神空洞。这种状态不是“热晕了”,是大脑因为高温开始“罢工”了。

  

神经系统最怕高温,超过40℃的大脑,就像正在被慢火炖着的豆腐,结构一点点被破坏。

  

第三,皮肤发红但不出汗,像熟透的苹果。皮肤摸上去烫得惊人,颜色红得不正常。

  

不是那种晒太阳的红,是像“蒸汽熏红”的那种红。这是身体正在“内煮”。

  

这个时候,外表红润,不代表健康,而是高烧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

  

第四,肌肉抽搐,像突然被电击了一样。

  

有些人会觉得腿突然一阵一阵地跳,或者手指不受控制地扭动。这不是缺钾,这是电解质严重紊乱。

  

高温下,身体就像一块电路板,线路过载,随时短路。

  

第五,呼吸和心跳加快,像有东西在胸口压着。

  

你会觉得喘不上气,胸口发闷,心跳“突突突”地乱跳。这时,心脏正在拼命泵血,试图降低体温。

  

但越这样,越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这五个反应,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你可能在健身房里感受过类似的疲惫,在暴晒的路边站过一会儿也晕眩过。但区别在于,热射病的这些症状是“连锁爆发”的,一旦出现,几乎就是倒计时。

  

如果你能在这五个信号中任何一个出现时警觉起来,或许就能把命从鬼门关拉回来。

  

很多人以为“热射病”只有在室外暴晒、长时间剧烈运动才会发生。

  

但它最喜欢的场景,是那些看起来“没那么热”的地方。比如闷在不开空调的车里、睡在不通风的出租屋里、甚至在炎热的厨房里站太久。

  

热射病不是阳光直接晒死你,而是“热+湿+密闭环境”把你慢慢煮熟。

  

你知道婴儿、老人、肥胖人群、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特定药物的人,都是高危人群吗?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机制本身就差,等他们身体发出“热到危险”的信号时,往往已经太晚。

  

就像一只烧干的水壶,看着没事,下一秒就炸了。

  

再说一个冷知识。

  

人的汗液不是用来“排毒”的,那是商家编出来的。汗液的本质是“冷却液”。

  

当身体感受到过热时,启动汗腺,把水分拉到皮肤表面,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但当空气湿度太大时,汗蒸发不出去,你就像在蒸笼里关着,越出汗越中暑。

  

南方的梅雨天,尤其危险。

  

还有人说“我耐热体质,从小不怕晒”。

  

这种“耐热”其实是误解。真正的耐热,是你能准确感知身体的极限,而不是闭着眼硬扛。

  

很多人在热射病发作前没有任何明显不适,唯一的“异常”就是“今天怎么特别困”。困,其实是大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别再把“扛得住”当勇敢,那是找死。

  

说个我亲历的事。

  

去年夏天,一个男孩,打篮球打到下午三点,没吃饭,没喝水,室外温度38度。他晕倒前半小时,已经表现出前面说的三个信号:不出汗、说话乱、脸通红。

  

他的朋友们觉得他“太拼了”,还在给他鼓掌。后来送到急诊,体温42.1℃,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我们几乎看着他从热射病变成冰冷的尸体,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热射病是不是冤?它不是天灾,它是可以预防的病。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知道它的可怕。

  

真正的预防,不是“热了喝点水”这么简单。

  

是要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去调整。比如:

  

穿透气的浅色衣服、避免在中午12点到下午4点外出、持续补水、别等口渴才喝水、空调房和户外要有过渡、运动前后都要做降温准备。

  

特别提醒: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哪怕一分钟。每年都有孩子在车里被高温“焖死”的新闻。

  

你以为开个窗没事,其实就是在给孩子“预热”。

  

还有厨房工作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建筑工人,这些高温暴露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时休息,增加水分、电解质摄入。

  

不是怕你扛不过去,是怕你身体撑不过去。

  

你以为热射病是个稀罕病吗?据《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统计,我国每年热射病病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集中在7月到8月。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热射病不是“热死”的,而是“被忽视死”的。

  

我们不该再用“命大”侥幸地活着。每一个中暑的人,都可能是热射病的候选人。

  

你以为的“只是有点热”,可能就是身体在说:“我快撑不住了”。

  

别等身体熬崩了,才想起该降温。

  

如果这篇文章能让你记住那五个信号,如果你能在高温天多看身边人一眼,也许,就能让热射病少一条命案,多一份清醒。

  

别让身体最后的呐喊,变成你最深的遗憾。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评论、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关注我,学点靠谱的健康常识,不做被忽悠的“热锅青蛙”。

  

参考文献:
[1]张文宏,徐艳波.热射病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8):893-900.
[2]王海燕,马昕.热射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23,35(5):427-432.
[3]刘玉霞,赵春霞.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6):979-982.

“又一起因热射死丧命!医生痛哭:热射死前半小时,身体有这5反应” 的相关文章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界面新闻记者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   5月13日一早,穆龙生便收到了来自美国合作伙伴贸易订单的邮件,为其此前合作的美国连锁超市Krog...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

今天A股攻上了3400点,不管你现在是几成仓,明天开盘请听我一句

   1、直奔主题,今天A股先是探底回升,再是冲高回落,大盘在回踩完5日均线之后悍然拉升,再破短线新高!大家看到此情此景,因为利好没涨而躁动的心终于能平静下来...

广东中医院脾胃科主任张北平去世,年仅52岁,原因曝光,好可惜

广东中医院脾胃科主任张北平去世,年仅52岁,原因曝光,好可惜

   文/阳阳    5月9日的深夜,广州的医疗圈被一则消息震动——广...

全网震怒!18岁网红“假死”收割3亿流量,平台连夜出手!

全网震怒!18岁网红“假死”收割3亿流量,平台连夜出手!

   [事件还原]    一场漏洞百出的"网络生死局&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