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在农村凡是存款几十万以上者,绝大多数都是这些人
村里存款过50万的,没一个钱来得轻松。
杂货铺老王把地摊干成超市,养鸡李叔跑外地学技术,张家兄弟在工棚冻六年,陈家老太太连五百块都舍不得借。
这些钱背后全是汗水和算计。
老王当初搬店到村口时,村里人都说他瞎折腾。
结果快递代收点一开,连镇上人都来取件顺带消费。
这哪是开店,分明是卡住了流量入口。
不过凌晨四点卸货的苦,也只有他老婆知道。
李叔养鹅发家更不是偶然。
城里人开始讲究有机食品那年,他三天两头往县农业局跑。
绿色饲料配方改了十七遍,鹅舍消毒比人洗手还勤快。
现在他儿子接班都要先考养殖资格证。
张家兄弟的存款是用命换的。
有年冬天水管冻裂,哥俩在零下十度的工地抢修,手指冻得像胡萝卜。
攒下的三十万到现在没动过,连老父亲住院都只取了五千。
最扎心的是陈家老太太。
女儿寄的护士工资全存定期,自己捡菜场烂叶子吃。
村里人笑她抠门,可看到城里补习班收费单就懂了——孙子上奥数课一小时两百。
当然也有老周这种走歪路的。
倒腾矿山时穿金戴银,出事那天警车直接开到晒谷场。
现在全村都拿他当反面教材,连小孩跳皮筋都唱"投机倒巧要坐牢"。
村西头突然冒出来的三层楼更邪乎。王会计家去年还欠着化肥钱,今年不声不响就盖房。有人看见信用社主任常去喝茶,但问到存款来源,人家就笑笑说买了理财。
要我说啊,现在农村存款分三种:拿命换的,靠脑赚的,给儿孙省的。老王们凌晨搬货的背影,李叔们记满笔记的养殖手册,张家兄弟冻裂的双手,才是存折上零的真实重量。
老王会计半夜算账那事,搞不好就是下一波存款冠军。这年头在农村,能闷声发财的都是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