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2个月前 (07-17)热点话题27

  

超市冷柜里,那些曾经熟悉的酸奶品牌突然消失了。这不是偶然,市场监管总局的一纸抽检报告,揭开了这个行业最不堪的秘密:过半所谓"营养酸奶",竟是糖水和添加剂的混合物。

  "酸奶"变"糖水"的惊人内幕

2025年初,多地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投诉:孩子长期饮用某知名品牌"儿童酸奶",不仅没有补充营养,反而出现肥胖、蛀牙等问题,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觉。

  


  检测人员对市面32个品牌进行盲测,结果触目惊心:

  

(1) 11款产品蛋白质含量不足2.3g/100g的国标底线,最低仅1.1g

  

(2) 19款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含量超过12g/100g,最高达18.6g

  

(3)7款违规使用增稠剂,3款香精超标

  

这些"假酸奶"的配料表上,生牛乳往往排在第三位甚至更靠后,前两位基本都是水和白砂糖。检测员形容:"这哪是酸奶?分明就是加了香精的糖水。"

  


   商家的"障眼法"套路

  这些产品之所以能长期蒙骗消费者,靠的是精心设计的三大骗局:

  

(1)名称游戏

  

把"风味酸乳饮料"的标注缩小到肉眼难辨,在包装正面用超大字体突出"酸奶"字样。

  

(2)概念炒作

  

打着"欧洲工艺""益生菌""儿童专属"等旗号,把成本不足2元的产品卖到15元高价。

  

(3)渠道策略

  

重点向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铺货,利用信息差欺骗中老年人和新手父母。

  


  如何避开这些"糖水陷阱"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专家支招:

  

(1)看名称

  

认准包装上"发酵乳"三个字,遇到"饮品""饮料"字样的直接pass。

  

(2)查配料

  

第一位必须是生牛乳,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好。如果看到"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增稠剂,就要提高警惕。

  

(3)算营养

  

蛋白质≥2.3g/100g才是真酸奶,碳水化合物>12g/100g的慎买。

  

(4)观存储

  

优质酸奶需2-6℃冷藏,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1天。常温存放的"酸奶"活性菌基本为零。

  监管重拳整治乱象

2025年9月新国标要实施了,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严厉措施:

  

(1) 强制要求营养标签字号不得小于5mm

  

(2)每月开展专项抽检并公示结果

  

(3)建立"黑名单"制度,违规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

  

消费者发现不对就打12315

虚假宣传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的相关文章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中国AI发展必须依靠高端GPU。”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放出狂言。   但国产芯片的最新突破,直接甩了他一记响亮耳光 —— 中星微近日发布的"星光智能五号&...

高校教授被曝潜规则女博士!聊天记录露骨细节引哗然,当事人回应

高校教授被曝潜规则女博士!聊天记录露骨细节引哗然,当事人回应

   最近,网络上的实名举报事件像一出出狗血连续剧,看得人血压飙升又欲罢不能。...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基础档案   姓名:黄惠根   职称:主任护师...

最新后续!三亚卫健委回应“琼B120BB”事件,背景一查不简单

最新后续!三亚卫健委回应“琼B120BB”事件,背景一查不简单

   近几天,三亚的的一辆救护车火了!不是因为救人才火,而是因为把救护车当成旅游大巴。人家还为了不堵车,竟然私自拉响警报器,让其他车辆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