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饮料已被列入“黑名单”!再渴也别给孩子喝,很多父母不知道
你给孩子喝的东西,瓶子后面的字你真看懂了?
超市的货架上,摆着很多瓶子。红的,绿的,黄的。上面画着卡通人物,画着水果。它们看起来都很好。专门给孩子准备的一样。这些瓶子都在对孩子招手。很多大人看到这些瓶子,也会觉得它们不错。他们会给孩子买。
孩子拿到饮料,很高兴。马上打开就喝。大人看着孩子笑,也觉得开心。他们很少会翻过瓶子,看看后面写了什么。那一小块密密麻麻的字,没有人真的在乎。问题往往就藏在这些被忽略的字里面。喝完的瓶子扔掉了,但喝下去的东西留在了身体里。
那些字是配料表。配料表很重要。它告诉你这个瓶子里到底装了什么。排在第一位的东西,就是含量最多的。排在后面的,含量就很少。很多名字你可能不认识。它们不是食物的名字,是化学物质的名字。这些东西长期喝下去,身体会出问题。
有一种饮料叫乳酸菌饮料。很多家长买这个。他们觉得这个能助消化。你看看它的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白砂糖。它号称的乳制品,排在很后面。你想靠它补充营养,是不现实的。它能给你的,就是足够的糖分。
它不助消化,只加糖。
还有果汁饮料。包装上印着大大的水果。写着补充维生素。这让人觉得很健康。但大部分盒装果汁,都不是新鲜水果榨的。它们是浓缩汁兑水还原的。维生素在加工中早就没了。为了好喝,工厂会加很多糖和香精。你以为补了营养,其实喝的是添加剂。
一个妈妈经常给孩子买奶茶。邻居看到了,提醒了她。邻居说,奶茶店的员工自己都不让孩子喝店里的东西。他们最清楚里面加了什么。奶茶不是奶,也不是茶。它的主要成分是糖、植脂末和各种增加口感的添加剂。
一个28岁的姑娘,每天都要喝几杯奶茶。后来她的喉咙总是有灼烧感。胃里的酸水会往上涌。医生检查后告诉她,是糖分刺激胃酸过度分泌导致的。孩子的身体比大人更敏感,也更容易受到这种刺激的伤害。
孩子的味觉没有被各种味道破坏。他们对甜味的感觉很直接。饮料工厂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在给孩子的饮料里拼命加糖。用甜味来吸引他们。高糖分摄入的后果很直接。就是肥胖和蛀牙。这些还只是能看见的问题。
更严重的问题,是糖尿病风险。以前这是老年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孩子,都因为高糖饮食患上了糖尿病。这种病需要终身控制,它会毁掉一个孩子本该健康的未来。别让一杯甜水,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
碳酸饮料是另一个大类。很多孩子都喜欢汽水带来的刺激感。有个23岁的小伙子,把可乐当成水来喝。结果年纪轻轻就得了痛风,身体也变得很胖。胖到走路都觉得困难。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碳酸饮料里的磷酸,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孩子的骨骼正在发育,需要大量的钙。钙被偷走了,骨头就长不结实。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跟踪研究。对象是一批女孩。研究发现,经常喝汽水的女孩,骨折的风险比不喝的要高。
骨折风险高3倍。
牙医也能一眼看出谁是可乐爱好者。那种对牙齿的腐蚀是很有特点的。糖分和酸性物质一起作用,牙釉质很快就被破坏了。牙齿会变黄,出现缺损。这种损伤是补不回来的。孩子的乳牙坏了,还会影响以后恒牙的生长。
下次孩子在货架前吵着要买饮料。你可以拿起瓶子,和他一起看看背后的配料表。如果上面的化学名词超过了3行。你就直接把它放回冰柜。这不是吝啬,这是保护。你可以给孩子带一个水壶。里面装上白开水,或者放几片柠檬。解渴,还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