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不论多忙,牢记“吃三样,做三样,忌三样”,轻松过伏
导语:明日入伏,不论多忙,牢记“吃三样,做三样,忌三样”,轻松过伏
“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今年的7月20日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段就要来了。
今年的三伏天比较特别,不仅只有30天,还是近十年来最晚入伏。并且,今年还有“闰六月”,按老辈人的说法,今年的夏天炎热可能会加倍。
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什么时候最热呢?
老话说“小暑刚入伏,大暑中伏天”,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又对应三伏天中的“中伏”。因此,今年30天的三伏中,中伏的时候是最热的,也就是7月30日至8月8日期间。
进入三伏天后,从气温上来看,天气将更加炎热了,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各种不适。因此,老辈人提醒我们,入伏后,不论多忙,也要牢记“吃三样,做三样,忌三样”,遵守老传统,舒服过伏天!
一、三伏“吃三样”
1、绿豆汤
三伏天喝绿豆汤来清热消暑可不现在才有的,古时候就有。例如,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说:“六月时节,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冰雪凉水、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说明在我国宋代时,就已经把绿豆汤作为夏季解暑饮品的食材了。
7月20日就入伏了,阳光足,天气炎热,来上一碗绿豆汤,就能让我们燥热的身体凉爽下来。并且,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还能有效清热解暑。
如果,有不会制作绿豆汤的家人,我们可以去市场上买一点绿豆回来,并且,在煮之前要提前给它浸泡一下,通常是提前3 - 4小时,这样更容易煮烂。
煮绿豆汤没有那么多技巧,我们只需要将浸泡好后的绿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0 - 40分钟,直到绿豆开花,汤汁浓稠就可以了。
当然,有的人喝粥的时候放点糖,这里不建议放白糖,可以适量加入冰糖来调味,清甜又可口。
2、莲藕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也不是莲藕的集中上市时间啊?其实不用纠结,我们在超市里就可以买到莲藕。
三伏天闷热潮湿,有些人容易觉得口干舌燥、没胃口,这时候吃点莲藕就很合适。
因为,生藕口感脆嫩,水分充足,能帮着缓解燥热感;煮熟后性子更温和,吃起来清爽不腻,还能让肠胃感觉舒服些,很适合这个时节来调理身体状态。
另外,买莲藕的时候,别忘了买点姜。因为,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相对虚寒,适当吃姜有助于阳气生发,还能促进食欲。
但是,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入伏换成三豆汤。”进入伏天后,姜就不能吃的太多了,要比平时少。
既然,三伏天比较适合吃少量姜和莲藕,我们把它一起炒,显然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吃。所以,我们可以制作“姜汁藕片”,既能开胃又能养阳。
做法也不难,跟着下面这个方法做就行:
首先,我们将从超市里买回来的莲藕去皮洗净,切成薄片。需要注意,切成薄片的莲藕一定要放入清水中浸泡,这样可以防止氧化变色。
接下来,我们要处理一下生姜。将生姜洗净,去皮后切成末,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醋、生抽、香油、白糖和少许盐,搅拌均匀,制成姜汁调料。
最后一步,锅中烧开水,将藕片放入锅中焯水1 - 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把藕片放入调好的姜汁中,搅拌均匀,让每一片藕都裹满姜汁,腌制10 - 15分钟,使其充分入味,一道清爽可口的姜汁藕片就做好了。
3、冬瓜
在北方地区有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讲法,意思是说,头伏这天要吃饺子。
在一些其它地区,三伏天期间也有吃“冬瓜”的习俗,比如冬瓜丸子汤就很受人们喜欢。
有人可能会问,三伏天期间为啥要吃冬瓜呢?
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一段时间,吃冬瓜可能解决很多人湿气重的困扰。
冬瓜富不仅含水分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利水等一些作用。还有于它的热量很低和能增加饱腹感,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冬瓜肉丸汤怎么做呢?下面这个简单方法,适合新手来做,大家可以收藏起来,需要的时候照做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准备适量冬瓜,去皮去瓤后切成小块备用;
接下来,将猪肉馅中加入葱姜末、生抽、料酒、盐、胡椒粉、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腌制15 - 20分钟。
最后,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冬瓜块,煮至冬瓜微微变软。将腌制好的肉馅用手搓成大小均匀的丸子,放入锅中,待丸子全部浮起后,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再煮2 - 3分钟,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冬瓜肉丸汤,汤汁鲜美,冬瓜软烂,肉丸鲜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有效祛湿。所以,入伏后,想控制体重的人,不妨经常做着吃!
二、三伏天“做三样”
1、适当运动
老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见,三伏天虽然炎热,但却是夏天锻炼,增强体质的最佳时期。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锻炼时一定要避开中午的炎热时段和剧烈运动,别给自己弄中暑了!
建议大家,可以在早上5时至7时(气温较低)或者傍晚6时后(体感舒适)进行运动。提醒大家,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30 - 60分钟为宜,以微微出汗、身体舒适为度。并且,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等口渴时再喝水,运动后大量出汗会导致关键电解质(尤其是钠)流失,不建议只喝纯水,可以喝淡盐水。
2、要午睡
三伏天期间不仅闷热潮湿,还昼长夜短,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劳。因此,我们要顺应时节的变化,适当调整好作息时间。
例如,建议大家,入伏后,应适当“晚睡早起”,但不是说熬夜,最晚不宜超过23时,早起以6时到7时为宜,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午间最好要小憩30分钟至1小时。
这样不仅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还能养心安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3、睡前要泡脚
你说睡前泡脚的习惯吗?如果没有,建议大家试一试,尤其是闷热潮湿的三伏天睡前泡脚会让人感到很舒服。
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浮于体表,体内脏腑相对虚寒,加上人们喜欢天热吹空调、吃冷饮,就非常容易导致寒湿内生。
所以,我们这个时段泡脚,可以借助水温的热力,促进血液循环,激发阳气,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湿。
提醒大家,我们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别把自己烫了,最好着控制在40 - 45℃左右并且,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别泡的时候刷手机没完没了的,最佳时常是15 - 20分钟。有条件的人家,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艾叶、花椒、生姜等,有助于增强祛湿散寒。
三、三伏“忌三样”
1、忌贪凉饮冷
三伏天里,酷热难耐,很多人自然会多吃冷饮和喝冰镇饮料、冰啤酒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可不好。
这些冷饮和冰镇饮料温度极低,进入人体后,虽然让我们短暂的凉爽和舒服了,但会使胃肠道的血管迅速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一些问题。
另外,听身边的老人们说,进入伏天后,过渡贪凉,还会消耗人体的阳气,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所以,在三伏天里,不是不能吃冰棍雪糕、喝饮料、喝啤酒了,而是要尽量少吃,应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或淡茶水。
2、忌长时间吹空调
现在我们防暑降温的方式和古代时不一样了,更加高效和先进。比如,我们会吹空调和风扇。
但是,我们要知道,空调吹出的冷风会使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体的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此外,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生病。
所以,我们在使用空调时,最好将温度设置在26℃左右,风速也不宜过大。同时,还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忌大汗后洗冷水澡
这点不仅是三伏天期间要注意的,整个炎热的夏天都应注意。
大汗后,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洗冷水澡,会使毛孔迅速收缩,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导致体温升高,甚至引发中暑。
所以,建议大家,我们外出活动或者劳作后大汗淋漓,回到家里不要马上就去洗冷水澡,应先休息片刻,等汗液干了之后,再用温水洗澡。
明日入伏,让我们牢记“吃三样,做三样,忌三样”,顺应天时,安稳度伏天,为接下来的秋冬打好基础!
#三伏天##入伏##入伏吃什么##“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