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肝病 正在侵袭年轻人 脂肪肝成新威胁-四预警连发 “竹叶草”再袭 浙江
过去,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善,近十年来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得到了明显控制。
以前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曾高达10%。另外,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种经消化道传染的肝病,曾在我国有过区域性的大流行。丙型肝炎这种以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肝脏疾病,在我国也非常多见。乙肝病毒不仅会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容易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少部分转变为肝癌患者。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人谈“乙肝”色变,甚至会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和生活。但经过不懈努力,那个提到肝炎人人自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还没有针对乙型肝炎的根治性药物,但疫苗防疫是个有效的突破口。2001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新生儿出生当天就可以免费接种,这使得新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大大减少。到今天我国人群整体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下降到6%,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此外,随着卫生状况的改善和甲肝疫苗、戊肝疫苗的上市,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病也被有效控制。对于丙型肝炎来说,虽然还没有研究出相应的疫苗,但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丙肝病毒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服药三个月就可以让丙肝患者得到痊愈,所以丙型肝炎也不再是一个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减弱后的低压环流于27日夜间再度发展为台风。根据《浙江省防汛防抗旱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浙江省防指决定于28日12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据浙江省气象消息,台风“竹节草”28日8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偏南方向约700公里的洋面上,最大风力8级(18米/秒,热带风暴级),预计将以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东海东部海面,并向浙江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级。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未来三天浙江沿海和北部地区有强降雨,最强降雨时段在28日后半夜至30日。此次强降雨范围较广,浙江沿海和浙北强降雨区可能与前期雨区重叠,部分县市有暴雨致灾高风险,需特别注意防范山体滑坡、小流域山洪、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
浙江省水利厅已经启动水旱灾害防御(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强降雨防御,落实各项工程安全管控措施,严防山洪风险,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