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战令美国豆农承压 大豆订单转向南美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迅速推动对华关税措施,导致中美经济关系再度紧张。2025年1月上台后,他签署多项行政命令,将税率推高至145%,涵盖多种商品,这直接引发中国反制,税率一度达到125%。
这种对抗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贸易争端中,双方已积累经验,但如今全球供应链更复杂,美国农业出口承受更大压力。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坚持公平贸易原则,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维护自身利益。目前,税率虽降至10%基础水平,但潜在升级风险犹存,特别是在农产品领域。
大豆贸易成为这场博弈的核心。美国是传统大豆出口大国,中国长期为其最大买家,2024年进口量占美国出口的48%,超过2200万吨。然而热点话题,这种互补关系因特朗普关税政策而动摇。中国为应对加征关税,转向巴西和阿根廷,这些国家产量充足,价格更具竞争力。相比2018年,中国调整供应链需数月适应,现在已形成成熟机制,从种子改良到物流优化,全链条合作深度融合。巴西2025年上半年产量增长15%,通过扩大种植和港口投资,交付时间缩短20%,满足中国饲料需求。
特朗普的焦虑显露无遗。8月11日,他在社交平台发帖,敦促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四倍,声称中国面临短缺,并承诺提供高效服务。这种公开呼吁反映出美国国内压力增大。仓库堆满丰收大豆,农场主却愁销路,美国大豆协会警告,失去中国市场将损失百亿美元,三成从业者考虑改种玉米。特朗普贸易战令美国豆农承压 大豆订单转向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