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原著作者说没想到剧这么火 乡土情结引发共鸣
电视剧《生万物》近日在央视热播,收视率和讨论度都居高不下。这部讲述鲁南农村大地变迁的乡土剧再次唤起了观众对土地的关注与热情。《环球时报》专访了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的作者赵德发,听他讲述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心路历程、农民的“恋土情结”以及土地对现代社会的时代价值。
文学和影视创作需要表现人性的丰富性。赵德发的小说《缱绻与决绝》诞生于1995年,直到近30年后才被改编成电视剧。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陆续有影视公司想改编,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到2022年秋天,一位影视策划人向制片人和爱奇艺高层推荐,最终促成了电视剧的投资与拍摄。导演刘家成率队到山东莒南、沂南等地采风,最后决定在沂蒙影视基地取景。主演杨幂还主动提出到赵德发的家乡体验生活,住在村里学农活、做家务。电视剧去年4月正式开拍,先后在山东沂南、日照和东北长白山取景,历时半年多完成拍摄,终于在今年8月开播。
很多年轻观众被剧中绣绣和大脚“先婚后爱”、相互支撑的情感模式打动,还用网络热梗“二创”传播,剧中的方言台词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梗。赵德发表示,他也看到了短视频、网文、表情包等各种形式的二创,大家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表达、分享,其中不少有独到的见解,把剧与当下语境联系起来,他很欣赏。当然热点话题,也有一些片面或不太准确的解读,但这是正常现象,不可能所有观众的感受都一致。方言让剧情更生动、更接地气,比如“知不道”“拉呱”“俺”等山东方言,不仅让山东观众感到亲切,也让其他地方的观众觉得诙谐有趣,甚至还有外国人跟着学说“俺”。方言起到了宣传山东地域文化的作用,也让观众进一步理解剧情。生万物原著作者说没想到剧这么火 乡土情结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