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牢记:1不说、2不做、吃3样 传统习俗敬先人
七月十四牢记:1不说、2不做、吃3样 传统习俗敬先人!百善孝为先,不仅要对我们身边的亲人恭敬孝顺,对于逝去的先祖也不能忘怀。在一年当中,有着固定的祭祖之日,中元节便是其中之一。此时进入秋季,依照传统要准备出新收获的粮食果品,以供先人享用,与之分享丰收的喜悦。
中元节这一名称源自道教,与元宵“上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合成“三元”,对应着地官解厄的说法。民间流行着祭祖祈福的传统习俗。不过在不同地区,中元节的日期略有差异,南方地区通常是在七月十四,北方则是七月十五,而壮族地区则是从七月十三开始。整个七月都属于祭祀之月,人们都要依照当地的习俗来祭祖,表达怀念和追思。
七月十四是南方地区的中元节,在这一天有一些习俗讲究。首先,不说不敬的话。在祭祖的日子当中,人们要谨慎言行,不能有出格的行为。在此期间不能乱说话,不能开玩笑,更不能说出不敬的言语热点话题。其次,晚上不去河边。人们认为河边比较阴森,容易沾到不干净的东西,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体弱人士,更要注意。再次,不串门。无论是亲戚还是邻居,贸然造访都会给对方带来不便,也会显得自己不懂规矩。因此无论关系多好,这几天都不要去串门,尤其是晚上。
此外,在中元节期间还有一些特定的食物。饺子是传统节日里的常客,在中元节中更是重要的祭品。它代表着团圆、安康和多福。豆腐谐音“兜福”,意为将福气兜住,留住,十分吉祥。可以烤一盘金黄的圆子,焦香可口又营养,好看又添吉利。桂圆也是必不可少的水果,成串而生的它代表着多子多福,繁荣昌盛。圆润饱满的颗粒又蕴含着团圆、圆满和丰收之意。中元节记得端上一盘给家里人尝尝,品味秋的滋味,也沾沾好福气。七月十四牢记:1不说、2不做、吃3样 传统习俗敬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