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能看吗 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
2025年9月7日晚至9月8日凌晨,今年的第二次月全食将上演。除了东北小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全程欣赏到这场天象盛宴。
记住几个关键时间点(以下均为北京时间):9月7日23:27半影食始;9月8日00:27初亏;01:30食既;02:12食甚;02:53生光;03:57复圆;04:57半影食终。
月全食最迷人的便是那轮高悬的“血月”。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被大气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则被折射到月球表面,为月亮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红铜色外衣。这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蓝色天空和红色晚霞是同样的原理——都是大气散射造成的结果。月球的颜色深浅还会因当时大气中云层、尘埃和污染物的含量而变化,天气越好,红铜色就越明显。
自古以来,月食就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月食被称为“蟾蜍食月”与“天狗食月”,人们要敲锣打鼓吓跑天狗,月亮才会重现;古印度人认为月亮被阿修罗王罗睺追逐掩蔽;而北欧神话中则讲述了天狼哈提吞噬月亮的故事。这些古老传说反映了人类对月食现象的原始敬畏,而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科学地解释这一天文现象。
虽然每年日食发生的次数比月食多,但我们看到月食的机会却大得多。这是因为日食带范围小,地球上只有局部地区可见。对某一地点而言,平均每3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300多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而月食一旦发生,处于夜晚的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
月食不仅是壮观的天象,还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而中国则在公元前1136年有了月食记录。古希腊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公元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血月能看吗 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