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品引爆eSIM,三大运营商开启博弈局:联通抢跑,移动谨慎,电信待命
蓝鲸新闻9月10日讯(记者 翟智超)那个需要找卡针、拔插SIM卡的时代,或即将成为过去式。
9月10日凌晨,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iPhone Air——这也是全球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据官方介绍,eSIM是一种符合业界标准的数字SIM卡,它内置于iPhone内部,不再需要实体SIM卡,让用户的使用体验更灵活、更安全,尤其适合全球旅行场景。
实际上,苹果对eSIM的布局早已开始。从iPhone XS系列首次引入eSIM功能,到2022年美版iPhone 14全面取消实体卡槽,eSIM技术一步步走向成熟。
最新,苹果在其中国官网也明确写道:“中国联通是唯一受支持的iPhone eSIM运营商。”这一表述,迅速将eSIM推至市场中心,也悄然引出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eSIM业务上的不同布局与策略应对。
政策松绑、终端倒逼与运营商战略分化
eS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长期处于政策敏感地带。2023年7月,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暂停了智能手表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通信专家刘刚对蓝鲸科技记者表示,“彼时eSIM的’空中写号’特性,在实名认证环节存在漏洞,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远程开户和电信诈骗。”
这一政策僵局在2025年6月迎来重要转折——工信部正式批复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面推进eSIM技术应用。随后在2025年9月,中国联通在《5G AI终端白皮书》中明确规定,支持eSIM的5G终端需预装由信通院和三大运营商共同认可的eSIM证书。这一标准化机制为eSIM的监管与安全使用提供了技术基础。与2023年“一刀切”式的叫停相比,政策逻辑已显然转向“以技术保障为前提的有序开放”。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产品策略也加速了中国市场的技术适配进程。2025年,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iPhone Air全面采用eSIM设计,这种“硬件倒逼”策略,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市场的技术适配进程。苹果新品引爆eSIM,三大运营商开启博弈局:联通抢跑,移动谨慎,电信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