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型正迎来“电池扩容潮”,插混与增程车型还能走多远?
近年来,增程和插电混动车型迎来一场悄然变化的“电池扩容潮”。几年前,这类车型的电池容量普遍卡在政策补贴的“下限”,纯电续航多在100公里左右。而如今,纯电续航达到300公里甚至更高,正逐渐成为新车型的常规配置。
在刚刚落幕的成都车展上,虽然顶级豪车缺席导致整体热度下降,但国产新能源车的表现依旧抢眼,尤其是带着“大电池”的增程、插混车型,成为车展上一扇观察行业未来的窗口。
一、大电池成新趋势
今年车展上,极氪带来首款插混SUV——极氪9X,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可达380公里。该车车长超过5.2米,车重接近3吨,动力和配置对标豪车。为了支撑续航,它搭载了70kWh的大电池包,与一些中大型纯电车的电池容量相差无几。
同样,广汽昊铂和上汽智己也亮相了旗下的首款增程车型。昊铂HL增程版配备60度电池,纯电续航达350公里,起售价26.98万元;智己LS6增程版售价21.49万元,CLTC续航更是达到450公里。主打越野的长城坦克500Hi4-Z,也将纯电续航从此前的百公里提升到200公里以上。
不仅自主品牌在发力,合资车企也开始追赶。别克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展示了多款概念车,其中L7轿车计划9月首秀,续航超过300公里。可以说,大电池正逐步成为插混、增程车型的“标配”。
对用户而言,电池容量的提升显著扩大了日常纯电出行的范围,能够在多数场景下“用电不靠油”。相比之下,这种升级对缓解车主的续航焦虑,比纯电车单纯从600公里提升到800公里更具现实意义。插混车型正迎来“电池扩容潮”,插混与增程车型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