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为何招惹罗永浩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真相
西贝为何招惹罗永浩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真相!一条微博能掀起多大风浪?9月10日,罗永浩一句“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吐槽,让这家餐饮巨头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始人贾国龙连用三个“一定”宣布起诉。这场看似简单的口水战,实则揭开了中国餐饮业最敏感的伤疤——当工业化浪潮席卷厨房,消费者究竟在为什么买单?
9月10日下午,罗永浩与同事在北京西贝门店用餐后发布微博:“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这条不足50字的动态迅速引爆网络。西贝方面连夜复盘当日罗永浩所点的13道菜品,包括牛肉土豆条、烤羊排等,坚称“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贾国龙在次日发布会上展示了每道菜的196道工序记录,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商誉诋毁。而罗永浩的回应更显犀利:“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双方矛盾焦点在于:罗永浩质疑的是菜品呈现的“重加热口感”,而西贝辩驳的是“中央厨房预加工≠预制菜”的技术定义。
2023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预制菜定义和分类》将预制菜明确为“预先加工热点话题、包装,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食用”的成品或半成品。西贝强调其采用“中央厨房切割分装+门店烹饪”模式,例如羊排标准化切配后冷链配送至门店烤制,认为这属于食材预加工而非预制菜。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超70%连锁餐企采用中央厨房模式,但大多回避“预制菜”标签。这种定义模糊带来的认知偏差,正是本次争议的根源。消费者理解的预制菜是“料理包加热”,而餐企口中的工业化生产则是“标准化流程”,二者在技术层面存在本质差异。西贝为何招惹罗永浩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