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攀升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避险与抗通胀驱动
国际金价经历了五个月的高位震荡后再次加速上涨,最新数据显示,国际金价一度突破3700美元,年内涨幅超过了40%。黄金作为避险品种和抵御通胀的硬通货,在今年的表现甚至超越了全球绝大多数资产,包括美股三大指数。如果投资者在过去三年内投资黄金,这笔投资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轻松跑赢大部分的投资组合。
黄金价格突破3700美元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首先,黄金具备避险与抵御通胀的特征。在局部地缘局势紧张的情况下热点话题,黄金的避险优势得到体现,部分资金流向黄金寻求避险。只要地缘局势没有实质性缓解,黄金的避险特性将持续发挥作用。其次,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降息,这引发了对未来美国通胀率上升的担忧,黄金因此成为受益对象之一。
除了避险和抵御通胀,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也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历史数据显示,黄金与美元之间通常呈现负相关关系。当前美元指数处于下降通道,为黄金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一旦美元指数重新走强,黄金价格可能会面临中级调整的需求。
此外,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也为金价上涨提供了支持。我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29年来首次超过美债。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信用体系动摇,美元和美债的信用根基发生变化,黄金的战略储备价值不断提升。
从1970年开始,黄金出现了三轮牛市行情,分别为1971年至1980年、2001年至2011年以及2016年至今。根据前两轮黄金牛市的运行周期,黄金牛市大约持续10年。如果从2016年开始计算,今年黄金牛市已进入第9年,2026年将步入第10年。技术层面来看,黄金价格保持多头排列趋势,但当价格从最高位下跌超过20%时,将进入技术性熊市,投资者需警惕。
通过观察美元运行趋势和全球央行的增减持行为也可以判断金价走向。当美元指数重新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或全球大部分央行停止增持黄金时,可能意味着金价逐渐接近阶段性顶部,调整也不远了。金价攀升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避险与抗通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