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石刻真伪的关键证据来自湖南 里耶秦简揭开谜团
昆仑石刻真伪的关键证据来自湖南 里耶秦简揭开谜团!一片刻于海拔4306米的石头,一枚书写在竹简上的药方,相隔千里的两地遗存,因“昆仑”二字紧密相连,解开了两千年前的历史谜团。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确认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这块刻石位于海拔4306米的高原上,刻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风格属秦篆。
关于这块刻石的真伪之争,最关键的证据来自湖南。里耶秦简中“昆仑”二字为石刻真伪提供了关键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最初发表文章时,将刻石纪年释读为“廿六年”(公元前221年),但这一释读引发了争议。经过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处理,专家们发现原释读为“廿”字的中间存在一竖,应释为“卅”;原释为“六”字左侧竖向笔画应为岩体剥落边界,而非刻字笔画,应释为“七”。最终确定刻石纪年为“卅七年”(公元前210年)。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指出,石刻中“采药昆仑”的“药”字没有草字头,是“樂”,可以扩读为药字。而“昆仑”二字与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张春龙研究员公布的里耶秦简12-1324号简文“昆仑”写法完全一致热点话题。张春龙披露了《里耶秦简》214号一条简文,提到昆仑五杏药。《里耶秦简》是2002年才发现,据推测不可能是清代和近现代的伪刻,而且这条简文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足以证明“昆仑”二字是秦代固有的写法,而非晚清或者近现代所刻。昆仑石刻真伪的关键证据来自湖南 里耶秦简揭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