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湖南耒水铊污染源头已被管控 应急处置确保饮水安全

2025-03-26 21:04:28         0   0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称,近期耒水流域铊浓度异常情况的原因已查明,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的一家水泥生产企业。该企业在拆除旧生产线窑炉时,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流入外环境水体,导致水质异常。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指导下,湖南及郴州、衡阳两地迅速启动应急处置,现已管控住污染源。

  3月16日22时左右,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达到0.13微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事件发生后,郴州市和耒阳市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对耒水全流域进行采样监测,并排查了100余家企业。3月17日确定污染源后,相关部门对该水泥企业厂区及其周边疑似污染源进行了详细排查,包括现场勘察、调阅资料、问询相关人员,并对企业原辅材料、相关水池以及周边水体和土壤进行全面监测。

  郴州市重点开展污染源控制,将涉事企业废水转运至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处理,并采取防渗措施、修建应急池、砌砖围堰等措施清除污染源头隐患。同时,郴州和衡阳两市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全力开展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治理、强化水量调度和严密监控沿线水质指标,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彭克俭表示,自3月16日以来,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稳定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1微克/升以内,供水安全未受影响。主要影响的是下游衡阳耒阳市多个自来水厂的取水。为保障供水安全,郴州市与衡阳市成立联合应急监测小组,制定并优化监测方案,科学布设监测点位,及时出具监测数据。耒阳市的自来水厂通过提质改造和深度处理,保障出水稳定达标。沿线各水厂也做好了工艺调试等应急处置准备,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

  耒水河是湘江最大支流。彭克俭表示,经过当前的应急处置,耒水流域铊浓度持续下降,沿线饮用水安全可控,且事发地距湘江超过100公里,结合当前耒水流域的水文条件及下游水利工程影响,不会对湘江水质造成影响。目前,处置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

温馨提示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点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行为请首页信息反馈告知。

标签: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