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乒乓球队的一场日常体能训练,竟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魔性舞步”热潮。原本用于提升协调性的跳绳梯动作被网友戏称为“格子舞”,迅速从训练场传播到巴黎铁塔顶端。各地文旅局也纷纷加入,浙江文旅连夜剪辑了西湖版,云南保山将舞步植入村寨,甚至连巴黎官方账号都转发点赞。
这场狂欢的起点是王楚钦随手发布的训练视频。他本意是想带动粉丝参与健身挑战,结果评论区画风突变,网友们纷纷调侃:“国家队编外编舞师申请出战!”“建议给文旅局颁发最佳二创奖”。当网友把他在悬崖边、火山口跳舞的合成视频顶上热搜时,那句“跟着玩”的初衷早已被抛诸脑后。
在这场“万物皆可跳格子”的狂欢中,文旅部门精准抓住流量密码,用魔性动作包装旅游宣传片,年轻群体边笑骂“太土”边默默收藏打卡攻略。普通用户则在二次创作中找到了解压出口,有人在家具城模仿动作被保安劝离,还有大学生在操场组织百人“格子舞快闪”。
娱乐化浪潮席卷而来,运动员的职业身份成了被消解的对象。训练视频里专业度拉满的肌肉控制被网友调侃成“四肢各跳各的喜剧人”,严肃的体能训练计划在段子手笔下变成了“国家队爱豆出道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