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成功对6种现存猿类的基因组进行了完整测序,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项成果被《自然》杂志誉为“遗传学的一个里程碑”。
123名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结果,预计将有助于猿类保护,并增进科学家对人类进化的理解。
基因组代表了生物体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DNA。DNA就像一本书,包含许多“指令”,告诉细胞如何运转。基因组测序旨在弄清书中的“字母”(即DNA的组成单位)及其排列顺序,以了解基因组的内容和功能。
自2001年成功对人类基因组测序以来,科学界一直致力于通过对与人类基因组最相近的猿类基因组的研究,揭开人类进化的神秘面纱。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先进的测序技术和算法,能够读取较长的DNA片段,并将这些片段组装成一个从每条染色体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且毫无缺口的序列。
利用这些技术,科研人员解码了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合趾猿的基因组,为每个物种发现了770到1482个可能的新基因。他们还在以前无法测序的基因组区域发现了潜藏的罕见DNA结构。
了解这些基因组有助于遗传学家深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等。例如,在医学领域,科学家经常研究猿类DNA中的变异,正是这些变异使它们对某些疾病如艾滋病具有抵抗力。这些结果对于分析濒危猿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也很重要。所有六种已测序的物种均被列为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