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暴走团挡道救援车!警方回应,央媒发声点出关键!”
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的一段视频,让不少人看完心里发堵。
画面里,三辆闪着警灯的救援车被近百名红衣老人堵在路中央,1分40秒的僵持后,竟是救援车先靠边让行。
这一幕,藏着公共空间里规则与安全的深层矛盾。
事情发生在7月15日晚7点,正是“凌河之夏”活动最热闹的时段。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夏日活动,每晚能吸引近万名市民聚集在临河景区,唱歌、跳舞、散步,道路两侧摆满了小吃摊和儿童游乐设施,人流量堪比小型庙会。
按照惯例,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要提前抵达活动核心区备勤——往年曾发生过人群拥挤导致的小范围踩踏,还有老人突发心脏病的情况,备勤车辆需在3分钟内抵达任何事发点。
就在救援车沿临河主路行驶时,一支暴走团挡住了去路。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衣白裤,头戴白帽,三列纵队几乎占满了10米宽的路面,队伍最前面的老人举着“健康同行”的黄旗,步伐整齐地喊着口号。
这支队伍在当地活跃了快10年,成员多是退休职工,每晚7点准时集合徒步,不少人把这当成“雷打不动的社交课”。景区保安老李说:“去年就因为他们占路,有游客骑车避让时掉进了路边绿化带,当时调解了半天才完事,没想到今年更出格。”
其实景区早有规定,主路西侧2米宽的区域划给徒步队伍,但当天暴走团直接占了中间主通道。救援车司机王师傅后来回忆:“一开始按了短笛,想着他们能往边上挪挪,可队伍里有人喊‘别停,咱们按点走’,带队的老张头还回头朝我们摆了摆手。”
消防车试着往前挪了半米,车头快碰到最前排的老人,对方只是侧了侧身,依旧没让出能通车的空间。
跟在后面的救护车司机急了,绕到侧面拉响长笛——这种“连续急促鸣笛”在行业里是“紧急待命”的信号,车上的医护人员已经接到对讲机通知,活动区有位老人突然晕厥,正等着他们送急救设备。
可暴走团的脚步没乱。有穿红裤的大妈低头和旁边人说“别理他们,备勤又不是真出事”,还有老人抬手拍了拍消防车的引擎盖,像是在催促“快点让开”。
僵持到1分40秒时,救护车司机无奈打了右转向灯,贴着河边护栏停下,车轮几乎蹭到了护栏上的警示桩,才腾出不足2米的空隙。暴走团成员鱼贯而过,有人经过时还对着车窗说了句“早这样不就完了”。
这段视频7月17日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的留言带着明显的情绪。沈阳网友“老张的退休生活”说:“我也参加暴走团,但见了救护车肯定得让,这不是素质,是保命的规矩”;
法律博主“较真的阿明”贴出《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文,特意标注“备勤属于执行公务,阻碍通行可处拘留”;还有人翻出2017年山东的新闻,当时某暴走团在省道暴走被货车撞了,1死2伤,评论里都在说“占路的风险从来都不是小事”。
当地的回应更让网友不解。景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说:“我们管不了,他们不听劝”;文明办的回复是“已关注,会协调”;派出所民警则告诉记者:“找了带队的老张头谈话,他说当时没听见警笛。”
住在附近的居民赵女士却在评论区反驳:“那警笛响得我家窗户都震,怎么可能没听见?” 直到人民日报发文提到“生命通道容不得半点侥幸”,当地才在7月18日下午表态,会在景区加装隔离栏,明确徒步区域,对再犯者将联合交警处罚。
如今大凌河景区的临河路上,多了几处蓝色警示牌:“应急通道,19:00-21:00禁止占用”,旁边还画着醒目的消防车图案。但常来散步的市民更关心,那支暴走团会不会真的守规矩,毕竟谁也说不准,下一次需要救护车的时候,能不能少等那1分40秒。
规则从来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藏在每个人的安全感里。就像那位网友说的:“你今天不让的是备勤车,明天可能挡住的,就是自己家的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