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到不敢买?上海这些超市狂卷价格:一瓶饮用水4角钱,近1升鲜奶7.5元……
外卖大战的硝烟渐散,当“巨头”们集体将目光调向硬折扣超市,社区超市里的价格更加速“卷”了起来:9.9元一组的饮用水,竟然有24瓶之多;10元以内的巴氏杀菌鲜奶,价格一降再降;9.9元的白酒、洗面奶、洗发水已经是老生常谈……然而,坐拥家门口“低价”的上海人却咂摸起了商品品质。到底是“价廉物美”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记者认为,低价诱惑面前,更要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低于心理预期价格的商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往往很多市民一样纠结,一边往购物车猛塞,一边心里犯嘀咕:“真的会好用吗?”“这么便宜要多拿几盒吗……”
采访中,身边朋友表示:“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是浪费。”她说,现在社区超市想逛就能逛,根本不用囤货。“明明这次来又可以买新鲜的,结果上次买多了,冰箱里的囤货还剩一大半。”
还有那些评价两极分化的商品——有人说“难喝”的牛奶,也有人觉得“清爽”;有人嫌弃的洗发水,却是别人的“回购款”……原来,在“低价时代”,别人的心头好,未必适合自己,要亲自试过才知道。所以,看中了什么想“多拿几份”时热点话题,不妨先单买试吃试用一下,不花冤枉钱。
何况,有些东西看似“骨折价”,但对比一下电商大促、品牌团购,未必真划算。适当比价,或可抑制“冲动消费”。
说到底,超市再能“卷”,我们也不能被价格牵着鼻子走。看清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喜不喜欢,比抢到“史上最低价”更重要。毕竟,需要的再贵也是值;不需要的再便宜也是亏。便宜到不敢买?上海这些超市狂卷价格:一瓶饮用水4角钱,近1升鲜奶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