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出能粘连骨头的“骨胶水” 医生:灵感来自桥底的牡蛎 实现即时强效黏合
研发出能粘连骨头的“骨胶水” 医生:灵感来自桥底的牡蛎 实现即时强效黏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近期发布了一款名为“骨02”的碎骨黏合材料,这款材料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适用于大小骨折碎片的固定。这项技术有望为骨科领域带来治疗模式革新,背后的发明人之一是苍南籍医生林贤丰。目前该器械已完成临床试验入组150余例,预计两年内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
粉碎性骨折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全球每年新增数千万病例,但传统金属固定方法难以实现解剖复位,且费时费力。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教授指出,传统方法难以做到严丝合缝的拼接,易导致骨碎片丢失或被吸收,造成骨量不可逆损失,进而引发骨愈合延迟或不愈合。特别是关节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无法精准复位,极易造成关节面缺损或不平整,最终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
近百年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一直在寻找快速黏合骨组织的材料,但始终未能突破生物安全性和血液环境中黏合力的技术瓶颈。范顺武教授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年轻的副主任医师林贤丰。林贤丰在手术台旁深刻感受到粉碎性骨折治疗的复杂与无奈热点话题,决心带领团队投身于骨胶水的研发。尽管最初几年进展缓慢,研究一度停滞,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激发了灵感。研发出能粘连骨头的“骨胶水” 医生:灵感来自桥底的牡蛎 实现即时强效黏合